【游记】中国行(二)

2016年06月09日 澳大利亚联合时报


澳大利亚联合时报总编辑单宝明

早就听说动车,这次是第一次坐。

 

从北京到山东德州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我们一行人坐的二等仓位,红色的灯芯绒座椅,宽大、舒适,并可调节。列车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行驶,平稳,无颠簸,十分安静。动车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经济进步的标记,是让全世界许多国家羡慕不已的地方。



 

拿澳大利亚来讲,广袤的国土,相距遥远的城市间,如果能有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可给这个国家带来不仅是面貌上的改观,在物流方面也会带来巨大的提升。因此一到大选年,执政党就会把这种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拿出来,就像请客前预告客人今晚将有丰盛的晚餐一般。但有人说,这只是一道在大选前纸面上出现的一道菜,只是精神会餐而已,大选过后烟消云散,因为太昂贵,造不起,也使用不起,因为客流量不够。

 

我把手机贴在车窗上拍照,大概每隔15分到20分左右,就会有一列动车擦肩如疾风般而过,不论是八节还是16节车厢的动车,只在手机上留下半截车厢的身影,可见速度之快,往来列车频率之高。

 

回忆二十多年前我们当年在国内坐过的绿皮车,即便是特快列车,时速也不过是100公里,而再早之前的慢车就更不用说了,300公里的路程可以跑八个小时左右。所以,动车真正代表了快速的中国现代化步伐。



 

德州地处华北大平原边上,地势平坦,以盛产德州扒鸡而著名,中午我们就吃到了美味的扒鸡。下午参观了董仲舒办学的地方,董仲舒读书台。


董仲舒——汉代思想家,他的最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把孔子学说提高到治国理念的高度。

 

硕大的董仲舒塑像面对着湖畔而立,依山而建起一座壮观的学堂,有塑像再现历史的景象。本想细看看,但五十一人的参观队伍哩哩啦啦拉了很远,以至于当地陪同干部不得已取消了继续参观的行程。


 

紧接着参观了德州宝雅电动汽车制造厂。各种不同型号,不同款式,色彩鲜艳的各式小型家用轿车完全用蓄电瓶作动力,不使用一点汽油,充一次电可跑上百公里以上。这些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低才两万元人民币不到。可以想象得出,这些现代化的技术给中国的城市交通和未来的新能源都将会带来可观的改变。而在西方,纯电动汽车仍然是很昂贵的技术,但在中国这些汽车的价格便宜的几乎是所有人都买得起。仅从这点上,就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未来科技发展的远景以及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



 

从德州乘大轿车前往济南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

 

在济南我们参观了世界著名的浪潮计算机企业,这个企业是以生产亿万次计算机而著名,像大型网络供应商腾讯,阿里巴巴都是使用它们生产的计算机,很多数据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有一个数据令我难忘,它的一款大型计算机的速度和容量让人瞠目惊舌,其速度是一秒钟可以下载3万部高清电影,大小只有家用大冰箱那么大。



 

我们还参观了济南的制药企业,其制药企业也已在中国名列前茅,规模之大,产业布局和规划之大让人可以看到未来中国的发展远景。仅这两个企业就使我们对济南这座城市刮目相看。我们还乘船游览了大明湖。



 

第二天,我们乘大轿车到达了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孔子研究院,孔子的第75代嫡孙孔森先生给我们进行了孔子生平及思想的全程讲解介绍。



 

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曾被称为至圣先师的人,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基因,建立了中华民族没有信仰的信仰,真可谓名垂千古!

 

我认为孔子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可以契合的一个文明共同点。孔子学术中的“仁“,其实就是西方思想天赋人权学说里的“博爱”部分,如果把“仁”的思想与西方及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相提并论,就会在东西方的交往上找到共同点。



 

我在国内期间,正赶上“雷阳事件”,很多人把雷阳事件看作是政府如何完善法制,如何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的标志性事件。有人这样说,关心雷阳就是关心自己,因为人生的路很长,谁都说不定哪天会路过按摩店洗脚店。我们人民大学校友此次是为校友两肋插刀了,该疾呼的疾呼该呐喊的呐喊,从现在情况看涉案警察难逃法网,因为习近平都关注了此事。

 

我和来自西澳的同仁谈起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问题。我们聊起原外文出版局局长衣俊卿所发明的三个自信时都连连直摇头。据说衣俊卿所玩弄的人大女博士生后来连工作都丢了,而衣本人却因为上面有人欣赏他发明的三个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因此他除了行政职务没了之外,一切待遇不变,有人在某大型学术研讨会出席名单上仍看到他的名字赫然出现。


我们说你自信不自信是非道德评价,而你的所作所为才是道德评价。举例来说,我们可以说某人不错,但就是有点缺乏自信;也可以说某人不好,但却很自信。可见自信与事物本身没有必然关系,评价和结论是由他人所做出的。所以衣俊卿这个发明在心理学上是错误的,他不仅拒绝了思想的交融,也拒绝了进步。(待续)

作者:澳大利亚联合时报总编辑单宝明

整理:Finny  

澳洲《联合时报》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