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世界上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这种病的潜在携带者

2018年07月17日 megaward


“你可以治好世界上所有的病,但有一种病你无能为力,那就是穷病。”


我不是药神


7月初在国内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已成为华人圈热议的话题之一。电影由年轻导演文牧野执导,徐峥、周一围、王传君、谭卓等实力派演员演绎,但真正使其触动观众泪点、成为社会聚焦热点的,是它现实的素材。

电影始终围绕着一种叫格列卫的抗癌药物,它的定价在十多年前就达到两万多人民币一瓶。医院和药店作为销售渠道并不能左右药品定价,制药厂则需要高额回报填补初期的研发费用,到头来这样的天价只能压在患者头上。《我不是药神》述说的这样真实而又无奈的困境,让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有药不能医,到底是谁的错?电影也给出了它的答案——“穷”。

“穷病”的来源


关于穷病的梗,相信这几天即便是没看过《我不是药神》的朋友们也能通过各路文章耳熟能详,片中药贩子那副猥琐的神情配上经典的扎心金句,让人恨得牙痒痒。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程勇不是药神,小编也不是。但小编今天还真就打算跟各位ladies and乡亲们探讨探讨穷病到底怎么治。


穷病,怎么得上的?

首先,要治穷病,就得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得穷病。我们的穷,可以来自方方面面,但无论如何都逃不开以下三点:


1. 安于现状

从小听老师讲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就是"适者生存"的道理,也总是拿这个道理来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或者环境,环境是永远不会来适应你的,这是生存的法则。

 

年轻人需要认清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几年职场经验的则要考虑考虑自己是不是要迈向管理岗位或索性自己给自己打工,人已至中年就必须要考虑到为养老和疾患储备余粮……但不争的事实就是,无论择城还是择业,越往后拖,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每年增发的广义货币(M2),不能被实体经济全面吸收的部分就会大概率形成避险资金,而这其中,最大头儿便去到了地产市场。

 

可就在广义货币不断推高房价、物价的同时,却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佛系人生,而不是与广义货币赛跑。如此这般,你不得穷病,谁得穷病?如若没有医保,那么,格列卫的价格还将一路看涨,就像我们长期以来看到的房价一般。


2. 傻干认命

可能有朋友要说了,我明明非常勤奋,每天工作兢兢业业,但升职加薪一样遭遇瓶颈,我能有什么办法?发出这样抱怨的朋友,要去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把所有的精力只是放在了拿工资的那份工作上,而忽视了其它,比如价值投资。如果人到了30岁,工资收入依旧是你的唯一收入,那你真的应该反思些事情了。比如:

-自住房外,是否还有第二套以上投资房产?

-房产外,是否长期握有稳定的理财产品?

-已经准备好给家庭主要成员投保?

-是不是拥有适当的现金流去应对突发状况?

如果以上这些状况你在30岁还没开始准备,35岁还没完成,那真心要有点危机感才行,不然真的有一天被“诺瓦”集团或张药师们鄙视,岂不是很凄凉?推心置腹地讲,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好、最安全、最高效的资本蓄水池,就是住宅地产。关于影片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我吃了三年的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从资产投资的角度上来说,你要是有三五套悉尼的房子再试试看?按一年30万人民币的药费算,20年才吃掉悉尼一套小两居。正如老人所言,“谁家还没个病人?”,没错,因此作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我们哪敢停下顺势而为、追逐资本效益最大化的脚步?


3. 忽视风险

的确,除了地产投资,还有种类众多的理财方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其中的风险?股票市场交易价格往往一日数十变,价涨即获利,价跌即亏损,有时连涨数日获利丰厚,有时连跌数日损失惨重。


现如今,随着社会流动性降低、阶级固化日趋明显,财富也越来越向少数人手里集中。想要冲破阶级的枷锁,就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渠道。今天,美沃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最普遍也是最稳妥的渠道——房地产投资。

 

“穷病”的药方


中低收入者在投资房地产时需要尽可能规避风险、保证本金的安全性,这也使其投资方式相对高收入人群受到一定局限。但幸运的是,在澳洲稳定健康的地产市场中,赚钱并不是一件难事。


1. 存下第一桶金

在澳洲,买房的初期投入较之中国要低得多,但你也得存有部分积蓄。通常需要存出房价的15%左右,其中 10%用作合同交换时的定金,5%作为其它费用,比如印花税等衍生费用。另外,大多数人的第一套房子都不是自己的梦想家园,但却是梦开始的地方。如果第一套房子买对了,增值很快,你可以用积累的产权或增值所得继续投资第二套、第三套……,从此进入良性循环。另外,澳洲政府提供的首次置业补贴及印花税减免政策,也需要尽量把握。

2. 最大化利用现有产权

如果你已经拥有一套房子,不管是自住还是投资房,不要让它闲着,把“锁”在房子里的钱释放出来,用它的产权做refinance再买另一套房子。采用这种策略时必须保持耐心,因为房地产是一项长期投资,资本增值需要时间的积累。投资人最易犯的错误就是扩张过快、使得财务上承受过高风险。美沃建议:稳扎稳打,先买下一套物业,等其增值后,再做refinance买下另一套。

3. 选择合适的物业

中低收入者做投资时要比高收入投资者做更多的调研才能弥补收入上的劣势。投资前不能只是简单的通过预算找相应的房产或地区,而要深入了解有意向地区的增值潜力和增值来源。寻找好的投资房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是否靠近就业、学校、基础设施和交通等,另外人口构成对于投资房也非常重要。财务状况的局限性使得预期租金对中低收入者十分关键,租金回报比例较高的项目可以保证投资者的正向现金流,减轻投资人的财务负担。美沃建议,在基建完善的地区购买一房或两房的公寓较为稳妥,因为这样的区域出租需求高,租金理想,而一房和两房的租金回报率相对三房公寓和别墅也会较高。

4. 用装修加速增值

中低收入者选择投资物业时,不仅要看到地段和区域发展带来的潜力,还有户型本身的增值方式。如果只能负担一房公寓,那就要挑选可以改装为两房的户型,以提高未来的租金收入和资本增值。另外,由于出租房的流动性较大、租客更愿意付高租金去租住装修完善、带必要家具的房子,因而对投资房做简单的装修可以扩大租金回报。美沃建议:用不超过房产10%的费用做装修和改装,可以使租金回报大幅上升。

5. 转换观念

转变观念可以使一个中低收入者变身成为成熟投资人。在华人的传统观念中,要先拥有自己的住宅,然后再做投资,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先买投资房、再买自住房,可以做到更有效的资源利用。投资房相对的高涨幅会使房产在更短时间内为你盈利,而先选择租房住也可以让你住在理想的区域。把第一套房子当作财富的起点,而不是未来50年的住所,是许多人需要扭转的观念。

6. 合伙投资

中低收入者如果想要购买投资物业,但又没有足够的收入还贷,找一个合伙人(Joint Buyer)共同投资是个折中的办法。合伙人可以是家人朋友,也可以是开发商或建筑公司。为了确保合资顺利进行,美沃建议,合资前找律师针对出资比例、利润分配等拟好协议。

不管是中低收入者还是高收入者,投资房地产都需要做出一定的牺牲。据专业机构调查显示,为了购买房产,84%的人会缩减开支、50%的人会取消海外旅行、20%的人会找第二份工作、11%的人会推迟成家、甚至有10%会搬回父母家居住。中低收入者进入房地产行业时,也许需要更多的策略,做出更大的牺牲,但忍得一时之苦,房产会为你带来超出自身价值的高额财富。

美沃的良药


而今天,美沃带来了现如今悉尼地产市场上最适合投资的项目!距离悉尼市中心13KM的价格洼地,现场更有巨额优惠!

本周六,美沃带你一探究竟!

Belmore - Cornerstone

基建完善、学校环绕

2024年地铁通车

距火车站800m

楼下大型超市

两房64.5

周六下午两点

美沃教你

根治“穷病”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