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里 一段12月29号发布的小视频火爆全网
视频的主题是“妈呀,我想回中国”
发布者却是一名实打实的澳洲人
在各个平台获得了超过200万的点赞
视频除了老外中英文混讲的喜感外
更多引人关注的点就是
大卫对“逆文化冲击”的论述
“I came to Australia,it's very不方便,you know,如果你在中国不想开车,You can ride a bike,take subway,但是在这儿,啥都没有,如果你没有车,你就死了,没有滴滴,you can't go anywhere”;
“这里的uber,我的妈呀,一公里差不多20澳币,合人民币100多……”;
“我去趟银行要一个多小时,在中国随便坐个什么噔噔噔,so quick”;
……
总之千言万语就是下面两句话: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祖国得到外人的认可和接受,
所以无怪乎这段小视频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无数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对该观点的赞同:
当然,也有一些网友表达了反对,指出澳洲生活并非小视频中所说那样的“要死了”,
只是可惜的是,在小编看来,这样的反驳其实没有真正打到点子上:
因为无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虽然澳洲像外卖这样的行业也正在发展,但的确是无法和中国媲美的。
这个澳洲大卫的小视频真正值得让人思考的点不是在于这些表面上的“方便”与“落后”的对比,而是藏在背后的“为什么”。
澳洲为什么又贵又慢?
说到贵,澳洲最贵的自然是人工
比如说打车,Uber真的就基本上是20刀起跳
理发的话,20刀已经是相对便宜的价格了,还只是单纯地剪一下,绝对不会是国内的洗剪吹一套,甚至还包括头部按摩
如果家里水管爆了、锁坏了……那不好意思,基本上100刀起跳,甚至还是按工时算钱
至于慢的话,就更多了
澳洲业界良心亚马逊,6刀是2到3个工作日送到的价格,免运费的快递需要3到7个工作日。而这一般是同城或大城市间的运送时长了,如果是偏远地区的话,快递时间轻松超过十个工作日。而且看清楚,是工作日,因为澳洲在双休日、节假日是不送货的……
至于别的慢,就更普遍了,从建楼修路,到拨打各种服务热线,澳洲速度一直在挑战着国人们的承受能力。大家都听过类似的玩笑,如果轻轨是中国来修的话,应该十条都修完了
可是之所以这么贵和慢,其实都是因为和“人力”息息相关。
澳洲超市有很便宜货物,那是因为这里的超市大量依赖自助收银机,减少了服务员的数量。
澳洲的油价一直不算太高,那是因为澳洲的加油站一般是需要司机自己操作加油机的。
这里的“人”很宝贵。所以你不会看到如国内一般的“免费上门”、“免费安装”等服务,因为人难道不比商品值钱吗?也不会有每天营业到很晚的商场、深夜直达的外卖,因为服务业从业者也要休息,他们也要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
在中国,高便利之下其实是一种对底层的漠视和碾压。
经常有新闻说快递小哥月入过万,但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如果能选择坐在办公室就月入过万,那没人愿意去当快递员。
因为快递员的所谓“高收入”,实则建立在安全无法保障、任劳任怨、超时工作等等因素之上的。当你抱怨着邮费太贵以至于不愿意购买的时候,资本家只能进一步压榨快递员的收入,以至于让你享受到“便宜”。
其实仔细想想,国内的哪一样便宜便利,不是这样建立的呢?
当澳洲大卫发表如此的评论,其实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他作为一个“外来者”,只用享受一个国家的“好”就够了,然后他把他的所见所闻发表出来,没有任何不妥。
但真正不妥的是我们,作为本国人民,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吗?当我们的经济学家说出“996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的言论的时候,我们该感到开心吗?
不知道在视频下轻松打出“很客观,公正”的网友心里,有没有想过大卫他作为一个外国人,根本无法对中国百姓感同身受,以至于只能看到现象的表面呢?
在文章的最后,小编想说,希望中国以后能够不那么“便宜”和“便捷”,希望中国的工人能像在澳洲一样,不再是购买商品的附赠;希望他们能够有足够高的收入所以能有底气按时下班;能够坦然拒绝996因为健康更重要……
然后中国人民能够坦然接受外国友人评价说“中国似乎也没那么便利”,并且自豪地回答:“那是因为我们不分职业贵贱,我们尊重每一个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