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外卖的斗争中,康师傅、统一能够胜出吗?

2017年08月16日 玩转悉尼



自从有了外卖后,你多久不吃方面了?


细想,可能是半年?一年?甚至更长吧?


有点尴尬,在中国版的《深夜食堂》里,当黄磊拿出一碗老坛酸菜面来煮时,很多观开始吐槽,他们觉得违和感爆棚。



方便面是很多人都不会忘记的味道。它曾被誉为“春运神器”、“熬夜学习加班伴侣”,堪称中国的全民食品,甚至还带有些许传奇色彩,据说马云在创业初期,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全员吃方便面,他甚至还专门招聘过会以各种方法吃泡面的员工。


而眼下,这种熟悉的味道正逐渐远离我们的时代。


业绩下滑,方便面企业的日子不好过


人们似乎不像过去那么爱吃方便面了,销量的下滑则是最直观的反馈。方便食品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称 ,2016年中国方便面销量下滑6.75%,这是连续第4年呈现衰退,“方便面市场已经到了顶峰甚至开始下滑”。


这样的情况可能还会一直持续下去,目前市场上的方便面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备受消费者青睐了。


业界一直将两大方便面巨头康师傅和统一放在一起比较,双方也视对方为最强竞争对手,双方在行业内的市场占比此消彼长。如今,这些曾经陪伴我们的方便面品牌巨头,面临着市场业绩压力的他们却在走下坡路。



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康师傅近日发布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4.75亿,如若按美元计算,其净利润将出现同比下跌。事实上,最近几年,康师傅的业绩一路下滑,仅2015年和2016年净利润同比跌幅都超过三成。康师傅2016年净利润仅为2012年的38.9%。而台湾康师傅公司已宣布自2017年1月1日解散。


统一企业(中国)的情况也不乐观,近日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总营收为111.02亿,并且,自2013年以来,统一营收已连续四年出现下跌。


日子同样不好过的,还有处于统一和康师傅的夹缝中求生的五谷道场,八年里先后两次“卖身”,今年1月11日、3月8日,关于五谷道场的转让信息已经两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而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2016年前11个月,五谷道场营业收入分别为1.26亿元、1.02亿元,净利润则为-1.93亿元、-315.83万元,近2年已经亏损超过2亿元。


关于方便面市场面临衰退的原因,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这与市场变化和品牌自身产品的更迭息息相关。朱丹蓬指出,高铁占比提升、网络外卖崛起、农民工群体消费升级等客观因素的变化,让方便面的品类属性已经从主流食品成为边缘化的补充性食品。


外卖打败了方便面?


不可忽视的一个节点是,中国方便面销量连续下滑之时,正是外卖市场爆发之时。来自中国烹饪协会的统计数据可以佐证,2016年,中国在线的订餐用户规模达到了2.56亿人次;全国餐饮外卖的市场超过了1600亿元,增长达到了33%。今年3月19日,美团宣布外卖业务日完成订单超过1000万单。


如今,人们的快餐用餐习惯确实已经从方便面转移到外卖了。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电话外卖的方式,互联网思维下的外卖O2O行业在这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饿了么、美团外卖……已经成为了大众品牌。


外卖并非完全抢占了方便面的整个市场,但外卖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年轻消费者追求品质和健康的消费理念,抢占了方便面的部分市场。



抢占方便面市场份额的不只是外卖,还有便利店数量的增长。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5年,中国的便利店总数,从2.1万家增至4.4万家,增长了115%。711和罗森正在替代散兵游勇的夫妻店和小卖部,它们虽然是方便面的渠道,但同时也提供包子、便当、关东煮等鲜食,这些即食食品也是方便面的敌人。


显然,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于“方便地吃饱”那么简单,而外卖、便利店和更多的新生事物,包括近来火爆兴起的生鲜电商,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扮演了合适的替代品角色,热乎、美味的新鲜水果饭菜显然比方便面更加诱人。


做方便面生意的巨头们,不得不说服自己接受一个新的现实:方便面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管饱管够的明星食品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可能只是人们出于怀念品味的记忆味道,或是为了尝鲜偶尔吃一下的零食,更受欢迎的可能是那些小包装、小分量的杯面,而这些只是应付饿肚子的临时对策。


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侯荣隆就曾在公开演讲中这样说,“我们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关注竞争对手,但较少花时间关注消费者。同质化的竞争弱化了创新能力,而替代性的创新产品,并不能被收入增加了的消费者所认可。”


破局自救


不过,面对业绩的下滑,康师傅、统一等大玩家们也在竭力追随消费升级的健康潮流,尝试挽回他们的市场和时代。


转战高端市场,成为企业自救的方式。


曾经,方便面市场追求增量,统一和康师傅以渠道战和价格战,淘汰了90%的竞争对手,薄利多销是过去十年的常规打法;如今,当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方便面品牌意识到了价格战对企业的市场份额增长已经有限,并对利润增长无益处,两家纷纷布局高端市场。


于是,统一、康师傅等品牌不约而同押宝高端领域。在蔬菜包料、大块肉、非油炸面饼等营养、健康层面上下了不少功夫,同时也推出了不少创新菜式,比如豚骨面等舶来品来吸引白领等高消费人群购买。



康师傅则将自己的产品深度细分,有的针对热爱踢足球或打篮球、食量偏大的17岁到25岁男性,有的针对害怕长胖、注重膳食健康、不喜欢吃味精的年轻女性,还有的甚至直接瞄准“性格热情奔放、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


同时,在大众级别的方便面价格进行提价也是他们采取的方式。前几年常见的四块钱一桶方便面,如今悄然涨价到五元一桶。此外,康师傅等品牌开始走实体店的道路,以门面销售的方式来避免方便面单一的销售模式,获取更多的利润点。


其实,从1992年研发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开始,已过去二十五年,康师傅尝试过无数种可能,但前进的路并没有变得更轻松。尽管这几年也不断尝试迎合消费者口味,但消费者似乎并不完全买账。另外,对于产品本身而言,业界对康师傅一直持有“缺乏创新力”的评价。


目前看来,这些企业的自救方式尚未收到很好的成效。有人也因此担忧,消费升级终将会杀死这些方便面品牌。



然而,也有人不以为然,消费升级带来只会是淘汰落后的产品,最终会推动这个行业的结构升级。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反观在人均GDP比中国大陆更高的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方便面不仅没有消失,人均消费量反而比中国大陆更高。借着影视剧的加成和丰富的口味,日韩品牌的方便面在中国攻城略地。今年5月17日,日清针对中国业务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六天后,日清在浙江平湖的工厂竣工,这是日清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第九座工厂。


方便面在日本、韩国和香港的完全不同的境遇,或许可以给国内企业一些借鉴:可以通过技术改良,提高方便面的健康和安全程度,并提供更多的口味给消费者,消除消费者的成见,使方便面成为上得厅堂的美味食物。


我们也期待,中国的方便面企业能够在自救蜕变后,迎来它的下一个时代。



微信公众号代运营

中澳共享链平台,致力于打造与品牌主题高度契合的精品文案,创造产品和服务流行元素,创作有价值、有情怀、引发流量暴增的文案。

 

现特别推出

 

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服务半价优惠,原价$1000/月的套餐,现仅需$500/月(仅限前20位合作商家)。 

 

服务内容包括每月四篇品牌宣传资讯(中英文均可),商家需提供相关资料。

 

平台将会挑选部分优质资讯,在玩转悉尼公众号上进行同步推广。

 

中澳共享链平台,意在为澳洲优质中小企业及个人强化品牌影响力,创造商业价值。

 

 

最终解释权归中澳共享链平台所有!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