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小爱的微信号“igroupbuying_BNE", 即可加入“布里斯班团购群",
团购买保健品啦!
近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发表了一篇名为“被隔离的中国学生需要更温暖的关怀”的评论,中国留学生被指没有能真正融入澳洲生活。
(该评论作者Eva O'Dea是中国事务部的一个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这样的冷遇,这样的说法,您能接受吗?
被隔离的中国学生需要更温暖的关怀
太多中国留学生来到澳洲,在这里生活了几年,完成了高等教育,但却从没有“真正地”在这个国家生活过。
调动起中国留学生融入当地氛围的积极性,其实是澳大利亚的重要机遇。但是显然,我们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澳洲的国际学生占全部学生的三分之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就是来自于中国大陆。然而,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这里生活了几年之后,到毕业时却基本甚至完全不了解本地的政策和社会体系。
虽然大学和澳洲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留学生们的经济价值, 但却没能够正视他们的潜力——他们将是澳洲未来的朋友与合作伙伴。
中国学生往往与他们的澳大利亚同学们几乎没有交往。
许多中国学生说,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澳大利亚朋友,参加社会互动的机会也很少。特别是在像悉尼等地,中国学生彼此抱团,只与中国同学交往,讲中国话,读中文新闻,根本不需要接触更广泛的澳大利亚社会。
而如果大学不去充分给予他们这样的机会,更多地促进中国学生去了解澳大利亚人民和社会,那么我们也就丧失了我们的机会,因为我们本可以以此来促进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学生互相学习,并建立下一代企业和政府领导人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战略性失误是,澳大利亚教育中缺失社会实践性。
绝大多数学习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都缺乏对于澳大利亚整个国家和社会政治制度的了解。
行政、立法和司法的三权分立,是澳大利亚国家社会的基石。
当然许多澳大利亚人也并不清楚这些机构具体是怎么工作的,他们只是朦朦胧胧地假设反正各种事务都自然地正常运行着。但是,中国大陆的政治系统完全不同于澳大利亚,因此中国留学生对于政府、法院等机构持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态度。而鉴于很多留学生回去后会在政府和企业中从事重要的工作,了解政体、政策的区别实际上非常重要。
有别于中国,澳大利亚政体是一个“基于规则”的运行体制,而这与国际关系运行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规则是最基本的起点。建立对这一体系的认可是建立我们今后长时期合作关系的关键。
澳洲教育中,对促进国际学生融入社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实际上这一措施的缺失也部分因为缺少来自中国政府或大使馆的支持。当留学生远离祖国来到这里,就基本割断了原来的联系,如果大使馆和其它组织愿意在做出更多帮助中国留学生的尝试,对于澳大利亚和澳大利亚的大学来说,促进国际学生融入当地社会也会更加容易些。
通过家庭住宿,或者结成“一对一”学生小组,让留学生和本地居民一起用餐、交谈和生活,又或者组织一些学习考察团,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国际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多实习机会,可以引导学生们了解到更多自由教育所具备的元素。
这些措施都可以本着政府引导、大学施行的原则,让来自中国和其它地方的留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中国学生在澳大利亚的数量太多了,多到经常被作为理由,因为他们不需要去跟其他学生互动。
更有人说,中国学生数量这么大,也不可能去让每个人都参加社会活动。
这当然是个不作为的好借口。他们看不到,既然澳大利亚的大学已经严重在依赖留学生的学费收入了,为何不费劲的改进教育体系以吸引更多留学生呢?或者不应该努力进行更广泛的经费来源改革吗?
长久以来,国际学生,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学生,都被认为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体系的金库。可现在已经是时候做出改变了,澳大利亚的大学和政府,应该更多地关注长远利益。
通过提高中国留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推动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提高国际学生的留学体验也将有助于确保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界的长期、健康的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澳大利亚的大学们必须意识到,让中国学生与澳洲社会进行更多的互动,而促使大学去完成此项职能应该是我们政府在制定国际教育的国家战略中,势在必行的一个重点。
在这篇评论的下面,中国留学生和其它海外留学生及澳洲本地学生、甚至本地学生的家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中国留学生认为,这篇评论的作者并不了解中国,所有建议也只是空谈,然后他被来自海外的小伙伴们嘲笑并不了解中国:
还有海外留学生指出,无法融入澳洲当地可能只是学生自己的错误,跟政府、大学什么的没啥关系,然后被其它海外学生指出了这种指责太过武断:
各位同学怎么看呢?
是我们没有足够努力,让土澳们形成了“中国留学生只跟中国人一起玩耍”的刻板印象?
是学校、政府没能够为我们着想,为我们提供真正能反映出学费价值的教育服务?
是我们的祖国山长水远、懒得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