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透明化——专访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教育领事徐佩仪女士

2015年01月12日 澳大利亚政府教育资讯


这个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以立法形式保护留学生权益的国度是澳大利亚。解读澳洲的教育事业,更像是透过玻璃橱窗看世界。是的,它足够清晰透明。

澳洲的教育国际化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角是政府。那段时期里,为澳籍学生提供免费的出国留学机会蔚然成风。这种主导型模式为澳洲政府赢得大批高素质人才,现在,他们大多在澳身居要职。

在盛行了二十余年的公派留学后,1980年代,澳洲政府对教育国际化进行了崭新的解读——允许本土大学招收国际留学生,并向他们提供津贴。基于开放式教育理念的践行,现在,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纷沓而至。谈到国际教育领域,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教育领事徐佩仪将这一成绩归功于国际认同。

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赴澳留学持续走高,大学领域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及中学教育则分别为52%与11%。不难发现,职业教育领域成为中国赴澳留学生的新宠。事实上,长期以来,金融及商科类专业更受中国留学生的青睐,这似乎和中国家长们的心里价值更为契合。现在,一切已经发生改变。

澳大利亚工程技术学科以及在教育、医疗等专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国际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事实上,学生对于大学专业的选择更倾向于兴趣爱好而非功利。徐佩仪将其定义为留学生国际视野的高度提升。

国际教育在为留学生们创造出更多可预见未来的同时,也为澳洲本土带来了更为广度的改变。以中国留学生为例。这些拥有良好学习能力与语言交流基础的学生通常会在三个月内快速适应,迎接他们的将是全新的海外学习生活。在澳洲,川菜、粤菜等中国地方菜系被餐厅更为广泛地开发,其中,不乏在澳华人开设的中国餐厅。文化交流的日积月累,促进并丰富了澳洲本土文化的多样性。兼容并包也成为优质国际教育环境的一大特色。

事实上,澳洲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立法的方式保护留学生权益的国家。这项澳大利亚海外留学生法案在保护留学生权益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更为深刻的教育意义。在澳洲本土,一种有趣的文化景观由来已久。

目前,澳大利亚公立大学有40多所,研究领域则由8大高校领衔。在澳洲民众的心目中,公立一词即意味着公开,完全透明。所以,你可以随意进入那些没有围墙的大学。民众则保有监督学校财务情况的权利,他们是被教育工作者普遍尊重的纳税人。

在澳洲的大学课堂,不乏人数多达二百人的大班教室,只是,学生们具备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纵然是集体授课,也可以由他们自主划分为二十人左右的小班制,供大家更有效地交流学习。

与中国教育体制不同的是,在专项教育资金领域,澳洲政府选择项目制,一种平等的竞争关系被各大学与中学接纳。换言之,教育无特权,无差别对待,这就是澳式教育的真谛。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更注重教与学,偏好直接传授。在澳洲,学生们的课堂不仅仅只是学校,因特网、图书馆、班级甚至朋友都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澳式教育更像一句中国古语“授人予渔”。

而在中学教育领域,这个国家选择完全由各州自主进行课程安排。教育大纲?国家课程?不,他们并不需要。一位来自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市的高中毕业生通常会面临这样的选择,他可以申请到悉尼或者其他大学进行学习。统一的国家标准为每一个中学生进行综合评估,A还是C,均由标准判定。基于这一层面,国家课程只能成为形而上。

徐佩仪在供职澳洲政府期间,作为教育文化大使曾数次来到成都。对于这座城市,让她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个词“学霸”。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次澳大利亚临时课堂上,澳洲教授竟为成都高中生的提问一时语噎,教授在回忆时评价,这是自己教学生涯中遇到最棒的问题。“最棒”,徐佩仪用中文特意标注。

是的,正如那位教授的经历,成都学生的整体水平不俗。

现在,这些学生即将迎来更有益的事情。

今年4月,一场盛大的澳大利亚中国行活动开始巡游中国。来到成都时,它被释义为中澳双方国际教育交流论坛。50多位澳籍教育界人士与成都本地40多名学校代表在论坛上进行了友好而深刻的互动。这次活动目的简洁明确——由政府组织,加深区域互动,增强学校联谊。

事实上,国际“姊妹学校“间的良性互动在成都并非个例。在中学领域,不乏选择维多利亚自制教程授课的学校。

在徐佩仪看来,双边对接、区域对接、学校联盟、友好互动,这些都是加深中澳教育国际化深度接轨的有效方式。

她说,2015年的春天,她将再次来到成都,那会是又一次崭新的启程。

本文来自西部外商网:http://www.wcfi.cn/?p=3265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