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政府指定这几个偏远地区接纳新移民!别再插着腰说我们融入不了主流社会

2019年06月21日 墨尔本同城会



上周人口部长Alan Tudge公布了5个接纳移民的重点偏远地区,分别是South-west Victoria, Adelaide, regional South Australia, far-north Queensland以及 Kalgoorlie-Boulder。


7月1日,移民新政生效,进入大城市的新移民数量将受到限制,联盟党政府希望更多新移民能去偏远地区学习居住。



刚刚升入内阁的人口部长塔吉(Alan Tudge)表示,新州达博(Dubbo)地区也很欢迎新移民。预计到2022年,澳洲总人口将增至2700万人。


在联盟党执政期间,非偏远地区技术移民签证每年都在上升,而专门针对偏远地区的签证申请数却从2012-13财年的20,510个下降至2016 -17年的10,198个。


再加上通过偏远地区移民项目的人拿到签证后大多又返回大城市,导致偏远地区人才缺乏严重。



去年,政府就放出消息称,将推出一种新型的DAMA协议,让地方政府-Council出面以雇主身份担保多种职业的海外技工,比如护士、技工和农民。


区政府同时也会实行严格的条款以确保新移民会长期居住在偏远地区,而不是拿到签证后转身就走。



移民后,也有新移民反映不能融入主流社会。什么是“主流社会”?是怎样的“主流社会”让中国人无法融入呢?


在某些媒体的宣传中,“主流社会”就相当于有钱有势,开豪车、住别墅、动不动就穿着晚礼服开高端酒会,家里不是上市公司CEO,就是州议会议员,学历不是斯坦福就是MIT,跟总统合影如家常便饭……



这根本就不是外国的“主流社会”,最多只能算“上流社会”。只是整个社会中极少的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可能是好几代人的积累,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和财富,可能是金融或互联网的新贵,短短几年就能上榜福布斯,但他们绝对不能代表“主流社会”。


发达国家的主流社会,其实就是广大的中产阶级。以发达国家中华人最多的美国来说,华人移民的收入高出整个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从收入来说已经完全融入主流社会。



许多中国人移民之后,依然用国内的生存思维来看待新的环境,所以会造成种种水土不服、难以适应。


比如说什么是体面的工作?在中国,体面的工作不外乎赚钱多、单位好。事业单位的公务员,算是丈母娘最喜欢的。而各种蓝领工人、服务员、小店主往往被觉得没有面子,同学聚会时都低人一等。



但在发达国家,一个蓝领工人赚得钱可能比大学教授还要多,就算赚得不多,当一个服务员、小店主也不会被人觉得是没有面子的事情。


许多中国人刚移民过去,只能从事简单的蓝领工作,便觉得是屈才,是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他们不知道,国外主流社会里,蓝领阶层多的是呢。



反倒是公务员在国外很少年轻人愿意去做,不但薪水不高,而且还要用隐私来交换,比如公开自己的财产之类的。


别人把工作当成是谋生的手段,只要合法赚钱,愿意从事任何喜欢的工作。而我们把工作当成是阶层划分的标志,你说活得累不累?



另一个就是对待工作的态度。


在中国,很少有35岁以上的程序员,过了这个年龄,不是主动转型就是被公司以各种借口裁掉。而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公司里,40多岁的程序员或基层岗位比比皆是,人家不需要通过996的加班方式来竞争,公司更不敢因为年龄问题随意裁人。


一些中国移民过去之后,按照国内的工作方式继续拼命加班,自然就会被其他同事排斥,融入不了新的环境。



不管什么种族的移民,只要你愿意融入新的环境,你身边的人都会很乐意接受你。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史充满了种族斗争和平权运动,人家是付出过惨痛代价的,知道反省,才有了今天包容平等的移民文化。


更多问题,欢迎联系盈德君~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