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之都20世纪华人历史——从被排斥到受人尊重的华人群体

2018年06月20日 HilltopsRegion


淘金热后杨市华人历史


       上一期我们讲了杨市华裔老人Max Quay的家族历史。这一期我们就一起看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华人群体是如何在杨市扎根并赢得本地人尊重的。本地家族历史研究学会整理了部分华人在杨市的简历,探索那段温情感人的华人史。

   

      19世纪60年代来到蓝坪一带的华人主要来自中国广东省珠江一带——四邑(HoiPing, San Wei, Yian Ping)和三邑(NamHoi, Poon Yee Soon Tuk)在淘金浪潮中,由于利益冲突文化背景差异,导致反对华人的平民暴乱最终发生,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以至于影响了后来澳洲移民政策。

        关于暴乱发生的原因众说纷纭,其最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冲突,其次是文化背景差异以及当时政治环境。根据本地一些资料显示,当时华人矿工的工作方式与欧洲矿工极为不同,通常是百人小组作业,分工明确,工作效率高,而欧洲矿工三五人一组,效率较低。根据本地老人的讲述说中国矿工吃苦耐劳,工作之余不会到公共场所消费娱乐,非常勤俭节约,淘金的收入都运回国内,欧洲矿工则与之相反,工作之余会到酒馆消费娱乐,欧洲矿工认为这是对社区经济发展的支持。根据“Rich Earch lambing Flat”一书记载,当时在矿区水源格外珍贵,当时矿区的水源大多比较混浊,用于生活和淘金的水源格外珍贵,而中国矿工的生活习惯使得当时珍贵的水源受到污染而引起其他矿工的不满。1860年中国国内政治动荡,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这一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毁掉圆明园,清朝政府前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作为英联邦殖民地的澳洲,听到英国在中国取得“胜利”的消息后更加兴奋,政治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当时在澳华人矿工。

         从淘金时期,华人群体在澳洲受到不公正待遇,屡屡发生排华事件。即便如此,淘金浪潮过后在杨市定居的华人还是冲破重重障碍,最终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本地人的尊重,而他们的子孙也成为这里的一部分。

        在1901年人口普查中,截止到3月31日晚,共有29名中国男性和11名中国女性生活在杨市,有7名中国男性生活在周边郊区。

土地拥有者名字

街道

男性

女性

Ah Sing

Wambanumba

2


JohnQuongTye

Campbell Street

2


Sam Cole

Burrowa Street

3


George Quay

Main Street

1

2

Peter Com Mow

Burrowa Street

2


Henry Chin

Burrowa Street

2


William Chong

Main Street

4


Quing Lee

Main Street

1


George Mar Young

Temora Road

5

2

John Sing Lee

Spring Creek

2


Ah Young

Spring Creek

4

7

Charlie Ah Ming

Spring Creek

1


Ah Moon

Spring Creek

1


Ah Hat

Spring Creek

1


Ah Loun

O’Possum Flat

1


Ah Yin

Stoney Creek

2


Lim Tye Hap Young

Spring Creek

2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位在杨市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几位华人先驱。

 

Thomas YOUNG (AHGEANG/AH YOUNG)

1845- 出生于中国广东

1865- 抵达澳大利亚

1875531– 入籍证书编号114—希望购买土地

18956月5日GeorgeQUEY 和 Ah SING一起购买2026春溪地段土地

187712月19日– 与William SENG CHAI 和 Hannah PRICE的女儿Isabella Maude SENG CHAI在杨市区域登记处结婚

子嗣:

 

  • Charles William (Will) 1878-1927       

中国法院口译员

  • Florence Emily 1879-?

George  MAR YOUNG结婚

  • Lillian May 1881-1951

George  WING CHOY结婚

  • Hannah  Maude (1883-1930)

George QUAY结婚

  • Alfred Ernest (Fred) 1884-? 1978

Alice  May BRODIE结婚

  • Ada Isobel 1886-1946

与姐妹一同在Boorowa街172号开了一家女士服装店

  • Henrietta  1888-1939

William HAYES (商店主)结婚

  • Una Alice 1890-1953

终身未婚

  • Mabel Amy (May) 1892-1943

女售货员

  • Minnie Evelyn (Min) 1894-1974

终身未婚

  • Thomas  Alexander (Tom) 1895-1966

Jessie  SNELLING结婚

  • Reginald Herbert 1898-1974

终身未婚

  • Ruby Irene (Rube) 1900-1973

Charles  Henry Marshall BERESFORD结婚

  • Edward 1902-1902

夭折

 

ThomasYOUNG/AH GEANG 1902年8月22日去世,享年57岁。去世后埋葬在杨市公墓华人埋葬区,墓前未立碑文。Isabella1940年6月10日去世,享年78岁。去世后埋葬在杨市公墓Anglican区域。Thomas的墓碑被立在他的妻子Isabella的墓前。


 

Thomas Alexander YOUNG

18951216-出生在杨市

1926-CharlesSNELLING Mary Irene ELLIOTT 的女儿Jessie SNELLING在杨市的St John’s结婚

子嗣:

  • Joan Olive 1928-1941


  • Isobel Margaret 1929-

Stanley  WHITE结婚

  • Marie Elizabeth 1933-2013

Kenneth  THORP结婚,他的家人至今居住在杨市

 

1926年Tom取得位于Wombat路资产的土地产权,并建立了市场花园,与此同时在Boorowa街原先Quay家族开店的地方开了一家杂货店。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困难家庭经常从Tom那里受益,虽然这些贫困家庭“无力支付蔬菜费用”但Tom依旧将蔬菜给他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当时主街道上的商店,毗邻理发店,在1956年发生火灾被毁。Tom和他女儿失去他们所有的财产。

他对运动很感兴趣,在赛马运动方面被大家熟知。他曾经代表原先杨市赛马俱乐部参加过许多夜幕降临前的比赛。在晚间的比赛上,他甚至变得更感兴趣,作为马匹的拥有者,他有几匹马会同时出现在跑道上。就在他去世前不久,他在Cowra和Grenfell两个地方都赢得了Riffanoff比赛。

Jessie YOUNG1948年11月12日去世,享年51岁。ThomasAlexander1966年4月30日去世,享年70岁。埋葬在杨市公墓Anglican区域。

 

George QUAY


1868 或 1859-出生于中国广东

1882 –抵达澳大利亚 – (根据1942年的讣告显示在他去世时,他已经在澳大利亚居住了将近60年。)

1895年6月5日 –与Ah GEANG和Ah SING一起购买了春溪2026地段土地

1900年4月25日 -Married 与Hannah Maude YOUNG/Ah GEANG在AhYOUNG在春溪的住处结婚。

 

子嗣:

  • Leslie George (Les) 1901-1961

终身未婚,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是优秀的钢琴演奏家更是乐队New Moon Orchestra的领军人物。是“Quay & Sons”  生意的合伙人,于20世纪30年代离开杨市。在Bondi海滩Hall街自己开了一家商店。他的姨母Una YOUNG在店中帮其经营。

  • Hubert Oswald (Bert) 1902-1973

Alma  JONES结婚。Hubert与他哥哥一样,在校表演优异,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他是英国国教徒男子运动的坚定成员。与他父亲和他哥哥一起是位于主干街的“Quay & Sons”  商店合伙人。之后在Boorowa街187号 (如今是Scissor Sisters)  成为商店  “Quay & Ricketts  的合伙人。Bert被认为是一位绅士,从他的父母那里继承了一颗善良真诚的心。他的儿子Maxwell  George与Lynette Margaret CUNNINGHAM结婚,两人至今生活在杨市。

 

  • Edith Olive Edna (Syb) 1908-1978

1943年6月24日加入RAAF。1945年11月13日退役。在英国期间住在  Gomshell担任Netley House打字员。 1952年乘坐 “Strathaide”  号船返回澳大利亚。与Tuk Kwan (Ken) WONG结婚

 

George1900年结婚时被列为是杨市的商店主,主要依据是他曾经营位于Boorowa街上的“Hollywood” Café”(即如今IGA一部分)。之后,他在Main街上(即如今的CramptonLegal)开了一家商店。1913年他与他妻子的姐妹AdaIsabelUnaAlice YOUNG注册了GeorgeQuay & Company。该商店也就是后来被大家所熟知的Quay & Sons。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该商店遇到了经济危机,主要归咎于George和他的儿子Les和Bert的善良慷慨,他们将商店里的物资免费给本地的困难家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George退休后同Les和Edith搬到悉尼,并与Les在Bondi海滩Hall街开了一家水果蔬菜商店。1941年6月,George重病搬回悉尼与大儿子Les以及女儿Edith同住,一直到1942年去世。

Bert一直居住在杨市,挣扎着经营店铺来支持他的忠实客户,在这段时间CharlesMilton RICKETTS投资加入商店与Bert一起成为商店的合伙人。他们最终将商店转手给George Quay的姐(妹)夫Tom YOUNG,并在Boorowa街187号(即如今Scissor Sisters)开了一家新的商店,新店也就是众人熟知的Quay & Ricketts

Hannah MaudQUAY1930年10月25日去世,享年47岁,埋葬在杨市公墓Anglican区。George QUAY1942年2月6日在Darlinghurst的St. Vincent’s医院去世,他与他的儿子Leslie,Seng Chai的女儿EmilyHannah LEE以及Thomas Isabella的女儿UnaAlice YOUNG一起埋葬于Rookwood。

杨市社区对George和他的妻子致意最崇高的敬意。

 

 

William (Billy) HAYES(NG HEI)

1875年11月11日-出生于中国广东

1896年3月17日-抵达Launceston, 塔斯马尼亚per “Mamu”

1896-1908- 在悉尼,Hay和Temora生活工作

在位于86 Main街的On Lee & Co公司上班 (即如今S G Ritchie & Co, 临近ChowKing中餐馆)

1910 -Main街5个商店中一个商店开了一家水果蔬菜及日用商品店,位于Empire旅馆和街灯角落  – 也就是如今的IGA停车场入口的地方。

 191012月28日-ThomasYOUNG/AH GEANG 的女儿Henrietta YOUNGSt John’s教堂结婚

子嗣:

  • Elma Isabel 1911-2004

Sidney MEE LING结婚

  • William Thomas (Bill) 1917 –

分别与 Olive MOIR Betty  BLOOMFIELD结婚。搬到悉尼以前曾在Murrumburrah 经营Monteray Café

  • Herbert Noel (Herb) 1923-1982

分别与 Zelma AnnieCarmen  Enid BRACKEN结婚

  • Stanley Maurice (Stan) 1925-1988

终身未婚

  • Betty Lorna  1927-2011

Alan Francis GOUGH结婚

                               

1925– 在McLerie(27) –11段3区建造了一所大房子。

1926 – 购买位于Main和Short街的原Federal旅店建筑开了W Hayes& Sons一店

他购买了几处房产,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他将自己的房子免费让住户居住。他向许多生活窘迫的人免费发放他商店里的宝贵库存。同时他还与Burrangong医院签订合同向他们提供物资。

1946年11月4日– 所有商品和库存以及商店四分之三的建筑被大火焚毁。他重建了商店添加了大砖块。火灾造成的损失大约1万英镑,许多商品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火灾的起因并未发现疑点。

1946年12月16日新店铺重新隆重开张

Henrietta1939年3月14日去世,享年40岁。William 于1960年1月3日去世,享年85岁。两人皆埋葬于杨市公墓Anglican区。

随着Billy的去世,他的生意由他的儿子Stan继续经营直到1967年该建筑被出售给Favero Holdings

Margaret Hall RowieGriffiths整理收集

杨市区域家族历史研究会2015

       20世纪生活在杨市的华人用他们的善良和胸怀逆转了本地人对待中国人的态度,从被排斥到受人尊重,直到近日,他们的伟大精神以及对本地做出的贡献依旧被世人铭记。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