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街头,他们坐着轮椅叫卖的这本杂志,原来有这么多温暖的故事……

2018年05月18日 壹本乐活




在澳洲的街头巷尾,你常常会看到有人售卖一种特别的杂志,叫The Big Issue(大问题)。


说这是一本特殊的杂志,因为售卖这些杂志的人有时衣衫不整有时身有残疾。




  给无家可归者最好的礼物  


若是初来乍到,你也许不了解这本杂志的特别之处。


一群穿着红色戴帽套头衫或红帽子,荧光黄色背心的人,兴致高昂地叫卖“big issue, big issue”。


售卖杂志的都是弱势群体的人,或无家可归或失业或有严重残疾。



在全球各地大约有1亿名无家可归的人,此外还有约16亿人没有合适的住房,他们只能四处流浪。



他们每天毫无尊严的晃荡在这世上,并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只能伸出手去乞讨。



他们睡在地下道里,睡在公园堆满落叶的角落里,当你在想着今晚要去哪玩的时候,他们想的是睡哪才不会冷.....



没有工作没有收入,

一味索取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方式。


一般人对这些流浪汉都避之不及,可二十多年前,一对心地善良的夫妻决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英国版The Big Issue创始人之一Gordon Roddick夫妻俩利用当时手上有的资源,创办了The Big Issue杂志,由他们来出资出版发行,然后邀请这些流浪汉们来协助售卖。


卖杂志所得的收益,

一半作为成本返还给出版商,

剩下一半就是流浪汉们自己的了。



这份属于非盈利机构的杂志以

a hand up, not a handout

为口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给无家可归或失业或没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了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尊严。



每位无家可归者将免费得到“The Big Issue”十本杂志,通过他们的努力将杂志卖出去,然后再回到批发商买入新的杂志再卖出,渐渐积攒自己的储蓄。


杂志内容丰富,除了时事内容外,还有时尚、家居和小说。当然,还有这些流浪者的人生故事,并且刊登他们的文学创作,文章或是诗。



据统计,全澳洲共有6500多名“the big issue”杂志销售员。


杂志创刊以来已经售出了一千一百多万份,收入达到两千五百多万澳元。不但解决了许多社会边缘人士的生计问题,也为政府减少许多资金的拨出。 


而这背后,有无数感人的故事。


  吉米:从此告别前半生  

每两个星期,The Big Issue都会将他们的“合作伙伴”组织起来,进行简单的培训交流,让经验丰富的员工向新人传授销售杂志的秘笈。



不要小看如何向路人微笑、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正是有了学习这些技巧的平台,这些落魄者们才有了脱胎换骨的第一步。



吉米说:“运气好的话,一天能卖出去十多本。虽然有光头党和朋克会骂我loser和瘾君子,但我最有印象的还是一个愿意多给我一个铜板的老太太,她让我去买杯咖啡。”



吉米正是遇上了The Big Issue,才结束了和野猫抢长椅、与毒品为伴的生活。


他终于打倒了那段颓废的前半生,不仅仅是卖杂志将他送上了正轨,还有陌生人的温柔以待。




  杰克:街头相遇的缘分  


因为The Big Issue,有的落魄者不只是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解救出来,还成就了一段奇妙的姻缘,稳稳地把握住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有一天,杰克像往常一样在街上乞讨,见到迎面走来的托尼,就伸手向她讨50分钱。


然而,托尼当场崩溃,忍不住在杰克面前大哭。


原来,她的家里已经穷得连电费都交不起了,于是杰克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乞讨来的50分塞到托尼手里。



“快圣诞节了,

我想让她点一盏圣诞灯。”


后来,杰克遇到了The Big Issue,开始了卖杂志的新生活。


他不再蜷缩在地下停车场里过夜,而是住在了托尼家里。


两年后,杰克和托尼结婚了!



“我们存够了新娘礼服的钱,买杂志的顾客主动来帮我烘烤婚礼蛋糕。”


一位身材跟杰克差不多的杂志主顾,还免费将自己的Amani新婚礼服借给了杰克。



他们本是生活的弱者,没想到一本杂志不但缔造了一段美好姻缘,还让他们体味到从前所不敢奢望的温暖。




  杰奥夫:52岁考上剑桥  


杰奥夫从小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也不喜欢上学,是个别人口中的“差生”。

初中毕业后就去农场当了一名工人。



但是农场倒闭后,他因为学历低,就再也没能找到工作,一直露宿街头。

于是他开始贩卖The Big Issue的杂志。



白天,他就在街上,对着衣着光鲜的人群,大声吆喝着:

“The Big Issue, ladies and gentlemen!”



每当夜晚来临,他就带着自己少得可怜的行李,找一个能挡风的街角席地而眠。

无家可归又无所事事的生活过久了,就会麻痹人的心智,摧毁人的斗志。



长时间的压抑,迷惘,最终使他放弃了挣扎。每天得过且过,混吃等死。


要说这样的杰奥夫还有什么优点,那就是除了阅读自己贩卖的杂志,他偶尔从镇上的图书馆借书来看,但是他坦言,看书完全是为了逃避。


“读书是逃避的绝佳方式。”



就这样,混到三年前,快年过半百的他看着看着书,忽然灵光一闪:


我的不幸都是太早离开学校造成的,

为什么我不能重返校园呢?

反正我不年轻了,

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为什么不能最后尝试一下改变呢?



回到了继续教育学院后,这个年过半百的,曾经的差生学习时格外努力。

平时,他依然上街贩卖杂志,但目的不再是求一餐温饱,而是凑钱支持自己学习。


他不但坚持完成继续教育学院的课程,还积极自学,一旦凑够了钱,他就会去镇上买来需要的资料,在无人的街角默默学习。


这样一学期下来,入门课程居然全部取得了“优秀”!


老师看在眼里,了解到他的经历,决定鼓舞他报考剑桥大学。


最初,杰奥夫的想法是

“剑桥大学怎么会收我这种人。”


但是老师却觉得,杰奥夫过了这么久流浪生活,内心一定渴望变化,希望找回自豪感,于是执意劝他去尝试。


架不住老师的一再鼓舞,杰奥夫想起自己这颠沛流离,毫无尊严的大半生,突然想要争一口气。


于是,他尝试报考剑桥大学英国文学。


一个流浪半生的老头要考剑桥大学,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同伴都认为他疯了。


杰奥夫比往常更用功地学习,终于——他被剑桥大学录取了!



拿着这来之不易的offer,他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杰奥夫说:


“这是我此生第一次为自己感到骄傲。”



  真正的善意  


“如果你买了杂志,就请带走它。”


这是The Big Issue马甲上印着的一句话,提醒买杂志的主顾们:你们是从他们手里购买,而不是施舍。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只有带着尊重的帮助

才是真正的善意


有人说,这本杂志是救赎全世界流浪者的圣经。


下次经过,你会向他们买一本杂志吗?




文章转自互联网,版权归言作者所有



  更多往期壹本头条资讯,

 欢迎点击查看:


澳洲燃料储备已进入危险期,政府部门已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解决方案

澳洲12岁熊孩子偷爹妈信用卡,自己溜出国飞去巴厘岛玩了一圈

2018财政预算放出,超过25万南澳居民明年将获得税收减免

千万不要秋天来阿德莱德山,因为。。。

天地很大,我能时刻拥有您的牵挂

壹本周刊第43期 | 封面人物专访:服务创造价值 思路决定出路 一站式定制服务,体验纯正澳洲味道—MOD品牌创始人 Rays



  壹本日报昨日要闻  

新鲜阅读,快乐分享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