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墨尔本,只需要一个日落

2018年03月19日 澳洲打工度假指南


今天是来澳第四天。下午去日料店试工,回家路上正是日落时分。走在雅拉河上最古老的王子桥,看到有人抱着电吉他弹唱,便停了下来。


面向河水,五六只海鸥恣意滑行,清楚地听到桥下双人皮划艇上发生的交谈,歌者就在身旁,吹着口哨完成了半首曲子,电线杆上永远有两只麻雀。第四天,在陌生的城市已经有了第一条熟悉的路,对回家的方向有了感知;吹着风的时候,心里不是新鲜狂喜,也毫无怀恋的情思,而是认可自己每一个选择的坦然和又开启新阶段的悠哉,看了看闭着眼睛的歌者,在心里给他配上鼓点,仿佛已在这里生活了一年之久


吹了二十分钟的风后,夕阳有些伸展开了身子。为了避免回家的路上天色太暗,决意和二十分钟后肯定很完美的一轮日落先暂别,今后再见面。

日落时分的雅拉河

上午时分的雅拉河

电线杆上的麻雀


写作时开着音响,放到了蓝侬的Imagine。前奏响起的时候心头收得很紧的,一两年没怎么听这支歌,旋律怎么变得更温柔揪心。


回家路上看到下周末纪念蓝侬的演唱会,一进家门就买好了票,再听Imagine更是格外有感觉。中学时的那几年每到12月8日蓝侬忌日那天就会穿一身黑色,大学时的披头士展是回上海第二天就去看的,还买了好些周边,手机壳用了大半年,笔袋现在还在身边,就是有些遗憾五年乐队生涯都没有排演过一首披头士的歌。那时真是有念想,长大了慢慢褪去一些收藏车票机票电影票小纸条的习惯,更清爽的同时也失去一些珍重感


等待下周末,回到一个用他名字书写的时代。

我用了很久的锁屏(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晨用昨日剩下的米饭煮泡饭时想到,这辈子真正自己做饭的日子原来从三天前已悄然而至。之后不再有实习——实习时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不肯下厨房下得太勤,只是当作生活的调剂——澳洲结束后在国外念书然后开始正式工作,再也无法为偷懒和放纵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今后的几十年,想必八成日子的早晚餐,都会在家里完成。


这些天一个人煮菜,还有些没轻没重。总是多放了一颗小土豆,多切了一根芹菜,常会出现吃不进的情况,留到下一餐。但再过几天,估计就是个拿捏食材的小能手了吧。有一段独居的体验是多么必要——让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多畏惧或是无畏孤苦,有多注重或忽视每日的仪式感,有多能干或是无能照顾好自己的身子和心


这一次来国外生活,其中一个原因是觉得在杭州上海北京分别待了十八年、四年、一年之后,除了还没有能力靠自己买房之外,生活上似乎没有什么有挑战性的事了,任何事情都很知道怎么去得当地处理。诚然,职场上挑战重重,之后成家了也会面临新的困境,但在目前这个阶段,在国内待着让我感到失去了些新意和对生活的征服感。要在一个不一样的地方自己闯一闯,搏一搏,才能真的变成像村上一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无比舒坦地生活的人


前天逛了会儿city,进行了第一波食品和生活用品的采购,今天去采购了第二波。和四年前来时相比,我对墨尔本的印象来了个大转弯。四年前来墨尔本时正被一段感情困扰,虽然爸爸的朋友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但看什么都觉得很没意思,冰冷阴沉;这次带着好心情来,看到的都是好人好景,和让人满意到沉醉的艺术氛围。


一个人旅行可以在任何地方尽情停留。前天遇上了四位街头音乐家,没有人催着赶路,于是每次都停下听很久。墨尔本city里有条著名的涂鸦街,Hosier Lane。很窄,几乎照不到阳光,但阴影丝毫遮盖不住里头涂鸦的色彩。决策失误没有抹隔离的我在里头躲上了好一阵,认真看了看这些涂鸦,也避一避南半球毒辣辣的太阳。


那天还走到了一个画廊,喜欢里面一副好似没有穷尽的画;走到一个地下的唱片店,有点像田子坊里头那家忘了名字的八音盒铺子;走到The Charles Dickens Tavern,走到Toy Suppliers to Santa,走到小弄堂里明明暗暗的咖啡馆和糖果店,暗暗记下家门口Music Vault的开放时间,和艺术中心弹钢琴的智利小哥互道日安。


接下来的日子,很是期待了。


说回今天的日落。回家路上,还是看到了金灿灿的一幕。不是直接扑向整个眼球的日落,而是通过几栋高楼反射出的金色光芒,有些像一年前在后海看到的景象——所有白色栏杆全部浸耀在金色的日落里,享受一天中最光辉的时刻。


向它微笑了一秒,回头继续赶路——谢谢这几天所有善意,所有耐心,余下的几个月里,肯定会遇到不顺利的情景,但已经做好了全然的准备去迎头面对


最后分享一块路上看到的广告牌。应该可以有很多理解吧。


这里是十月Octobre

Olivia和Charles的公众号

Olivia在澳洲打工度假

会时不时写点小文 与大家分享这边的日子

除此之外 每个周三

约稿和光影

十月会和你一起

看看不同的活法 看看世界有多大

欢迎评论、关注、转发


收藏 已赞